我们这一代

  大学,把学生和社会隔开的象牙塔。老师告诉我们上了大学人生就会得到转折,我也曾以为离开了大学,就等于离开了天堂。然而进入大学,对得过且过的大学生活越发迷惑与彷徨,我试图探索,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学生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 


  大学就像学生们最后一道保护膜,他们聚在一起,一起取暖,一起共享资源,一起等待即将到来的社会生活。


  我的大学不是什么“211”“985”高校,只不过是一个坐落于大别山深处的普通二本学校。但它依旧是我们踏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加工厂。有人在这里被加工得面目全非,成了一个道貌岸然的君子,还有人没被包装,也没被加工,只是一直在试图找寻自己的出路。


  都说人生经历的几个阶段中,大学是最自由的。现实是刻苦的学生在大学里创造第二人生,堕落的学生在虚幻世界里游离。“白天宿舍像停尸房,静的出奇,到了晚上一个个就像特工,特别是电脑光反在脸上的时候。”班主任黄博士时常如此比喻。


  也许他们感情不易,只要能牵挂着对方,也就够了。


  时间眯一下。同一个宿舍,不同的人也过着不同的生活。


  一次生日聚会,海子上来就直接喝了1斤白酒。那天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饭局从7点一直到10点,最后海子一路吐到宿舍门口,我们几个人换着背他,实在背不动了就两个人抬着他。也许以后步入社会,就很少能遇到像这样纯粹地喝酒的朋友了。


  学校里的硬件设备、软件实力好像永远也跟不上每年上涨的学费。从大一到大四,学费年年增长,但是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东西总是被抛之脑后。


  大学生活看似波澜不惊,可一旦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惊起一波波涟漪。大一快结束时,有一位同学从宿舍的7楼跳楼自杀,事发时,只有她一个人在宿舍。我不知道她为何跳楼,但我唯一能肯定的是作为大学生我们承受了太多关于前途和家庭的压力。


  校外学生街的夜景里灯火阑珊,热闹不已。我却忍不住在想,倘若我们在这里出了什么意外,学校都可以撇清关系,而最终承受痛苦的只有自己。


  一些工人零时搭建的棚户被改造成了吃夜宵的地方。虽然与学校隔着围栏,学生们依旧光顾着这些地方,一吃就是四年时光。从某个层面上看,也许是这个时候的我们,世界都还太小吧。


  新学期的英语课,学生们大概是还不习惯秋季时间作息表,纷纷在下面打瞌睡。老师仍是在她的三尺讲台上传道解惑,仿佛看不见下面熟睡的学生。其实我也是个嗜睡的人,总觉的梦里的比现实还要真切。


  大四临近毕业,很多准毕业生并没有出去实习,而是在宿舍开起了小卖部。他们供应着整栋楼的烟草,零食,饮料以及泡面。阿毛就住在我们宿舍旁边,每个月能够有将近300元的收入,虽然不多,也比在外兼职好些。


  学校对面新开的广场上,四个学生卖力地跳着舞蹈,为商铺招徕客人。大学生的身份,太容易沦为廉价劳动力。前几天刚听说我同班同学给别人兼职,结果2天只拿到30块钱。事后她跟我们说起,脸上除了不悦更多的是无奈。


  大学生这个群体没有过多的自由,相反却有太多的禁锢。他们求上进的远比求稳的少,敢放手一搏的远比安稳度日的少。媒体关注的总是他们就业难、扎堆考公务员,却很少关注究竟是怎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我们这样的一代人。

  


  大学无疑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屏障,我曾一直以为离开了这道屏障,我们就离开了天堂,但现在我有些动摇了。我就读的大学不是什么“211”更不是“985”高校,只不过是一个坐落于大别山深处,交通以汽车为主,没有五星酒店,没有繁华夜店,城区到火车站大概会有1个小时距离的普通二本学校。

  高三时,班主任总会在我们泄气的时候鼓励我们,“大学就是你们人生轨迹的一个转折点,只要能到达就是好事。你们会发现哪里是乐土,一片滋生你们人生之路的乐土。

  2011年我进入大学,今年刚好大三。在大学的这3年里,我发现这不是我心中所想象的大学,曾经幻想过图书馆、丰富的课外生活、和谐的宿舍关系、透明的公开选举,可现实并非如此,相反更多的是迷失,彷徨,没有目标,得过且过。

  2012年5月,又听闻有一位同学跳楼,从宿舍的7楼坠楼。事发时,只有她一个人在宿舍。我不知道她为何跳楼,但我唯一能肯定的是作为大学生我们承受了太多太多,前途,家庭,人际关系都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我开始对我身处的这个时代,这个学校有了一丝丝的疑问。

  我拍摄这一个专题并不是要为当代大学生作像,我只是想记录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这个学生时代。从选题策划到拍摄正式开始一共历经了半年时间。我一直在责问我内心到底要表达什么,但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我不想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我没有那个能力和抱负,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这个与我肉体切实相关的世界里抽离出来,带着大家一起关注大学生的现状。我也一直试图想要脱离主观,呈现一个客观的学生生活的面貌,但当真正想从这个与我水溶交融的世界抽离出来并非易事。

  拍摄,更多是我的一种自我救赎。当现实与人们的期望值产生落差的时候,我想我们才能把这世界看得更真切,才能看得更清楚。

  如今的大学生不比30年前,那个时候上大学就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开介绍信,找组织关系。但随着扩招之后,上大学变得极其容易。有通过正规高考制度进入大学的,也有凭特长亦或是艺考的方式。进入大学的多渠道注定了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注定了这个曾经的辉煌最终走失。

  在拍摄过程中,我很庆幸我发现了很多。其实大学生这个群体也是需要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的在校生活条件、学习环境甚至人身安全都是不可能全部得到保障的,一旦出了任何事,学校都可以撇清关系,那么最终去承受的只有他们自己。但这个社会更多关注的是每年大四毕业的时候无数大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又有多少大学生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而极少的去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只是单纯的看重一个结果。

  一个不在乎过程只在乎结果的关注,我想这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不是他们不够优秀,不是他们没有建树,只是这个社会变的太快。而我想通过大学生的宿舍生活,校园生活,校外环境以及与大学生息息相关亦或是大学城的扩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进而展现一个人们未曾看到过的画面。但无论如何,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或是去向问题都是需要社会关注的,并亟待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