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对战略你会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前两天有人问我,他说中国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都建立在“持续发展”基础上,如果下阶段国家发展变慢了,老百姓的实际收入在未来三十年里完全不增长了怎么办?甚至收入下跌一半怎么办?人们对未来的美好预期是不是要落空?国家会不会陷入动乱?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或者说这恰恰是世界的常态。
01人类的困境
过去二十年,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国家并不多,欧美、日韩工薪阶层已经躺尸多年。
不仅收入,在这些国家,基础设施、社会环境总体也没有太大变化。
下跌的也很多,诸如拉美神话、东南亚神话,全灭了,尤其是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发展缓慢,08年金融危机一来,全面扑街。
持续几十年稳定增长,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都是难以做到的。过去几十年,只有中国做到了,所以才有“中国奇迹”的说法。
可奇迹能持续吗?万一中断了怎么办?
过去,中国用40年时间,把GDP从1495亿美元提升到15.6万亿美元,人均从156美元增长到1万美元,尚且有公知不断攻击,如果真的出现经济停滞甚至倒退,那这个国家还不得吵翻天?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会不会泡汤?毕竟,想要追求共同富裕,把蛋糕做大是大前提啊。
在群里我笼统地回答了一下,表示,如果人类社会迟迟等不来新一轮工业革命,或者说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这一天必然到来。
毕竟,中国人不可能总一枝独秀往前走,人类命运共同体决定了这种方式有上限。
而且,过去中国能快速发展,也有后发因素,如今渐渐来到前沿,开始作为引领者,那么人类工业整体水平就成了天花板。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次是以计算机、原子能、航空航天、遗传工程等技术为代表,因此,也被称为信息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把蛋糕做大了很多,这才有了亚洲四小龙成长的空间,以及拉美国家的兴起。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苦苦寻求突破,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等等,但收效甚微,并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工业成果,人类仍然是吃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红利,世界来到存量博弈阶段。
这个过程中,中国异军突起。中国能杀出重围的原因很多,但从工业发展角度看:一是全链条工业基础和大量受过良好教育,且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劳动力,让中国完美承接了世界工业链一环,融入到全球贸易之中,成为“世界工厂”。二是吃到了互联网经济的下半场红利。
互联网经济或许并不直接创造工业增加值,但它加快资本、商品,甚至技术流通,间接支持实体经济。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国家陷入发展停滞,或者缓慢发展阶段,唯有中美两国靠互联网红利持续向前(像阿三那种补工业帐的国家可自动忽略)。
上半场,以苹果、谷歌、FB、亚马逊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胡吃海喝,下半场,以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下水搅局。
时至今日你会发现,全世界上规模的互联企业,几乎全在中美。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美国6家,中国4家,前20,仍然是中美平分天下。
所谓传统强国,英国、日本、德国,根本找不到排得上号的互联网企业。
三是中国制度优势。存量博弈阶段,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非常明显,几乎是一路碾压,这才有了这些年“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美名。
基于以上优势,异军突起的中国和春秋鼎盛的美国,共同成为21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引擎。
但是,互联网浪潮并不是工业革命,那只不过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余晖。
时至今日,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李彦宏说的。当然,他的原话是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结束”。
意思是,靠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已经没有可能再出现独角兽,因为市场已经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
如何判断世界是不是进入一个新阶段?最直观的就是看造富能力。
当市场上批量出现年轻富豪时,说明这里正发生着变革。
上半场,美国因互联网出现很多年轻富豪,随后进入稳定期,年轻人再难出头。下半场中国开始发威,因移动互联网出现很多年轻富豪。而李彦宏认为,中国也将进入稳定期,留给后来者的门缝越来越窄。
这意味着,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世界经济发展艰难,中国肯定也会进入缓慢增长,甚至倒退期。那时,我们将面临几倍于日本、欧洲的困难,因为中国并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均还很低,属于未老先衰,未富先躺。
那么,在互联网经济已是夕阳,工业革命又迟迟未到的情况下,中国凭什么赢得未来?人类社会又凭什么迎来新纪元?
这个课题有点大,请各位喝杯茶,听我慢慢道来。
02左手指月
2018年,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时,上海传来一个震惊资本市场的消息。上海政府和马斯克对赌,对赌的协议是:上海以9.73亿元总价(市场价十分之一),让特斯拉拿下1297.32亩(86.49万平米)土地,并以3.9%的年利率批准185亿元贷款,让特斯拉建超级工厂。
这样的地价,这样的利息,在上海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几乎等于白送。
唯一的条件就是从2023年起,要每年缴税22.3亿,否则上海有权利把土地回收。
面对这样的条件,马斯克脸都笑烂了,毕竟,当时的他已濒临破产,上海出手,不是雪中送碳,而是恩同再造。
对于这一举动,市场普遍懵逼,一般的解读是,中国政府希望引进特斯拉这条强劲的鲇鱼,以加速国内新能源行业的成长和洗牌(当然,也有人说兔子是人傻钱多。)
众所周知,中国早在2009年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但快十年过去了,补贴超千亿,可除了一大堆骗补企业,完全没有形成足以和外资相抗衡的市场竞争力。
让特斯拉进来搅一搅,最终将推进中国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发展。
因为在对赌协议中有一条,三年内,汽车部件100%国产化!
可质疑者同样不少,马斯克在美国搞新能源汽车搞了个寂寞,中国冒这么大风险死磕,能搞出啥来?
中国布局新能源汽车,面上看是因为中国车企很难在燃油车领域和国外汽车豪强竞争(倒不是什么技术难题,主要是受专利限制),迫不得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弯道超车。
毕竟,在这个领域,大家起步时间差不多。
汽车一直被誉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它所运用的技术完整性,以及因此带动的相关产业数量,是所有工业产品里最多的。
汽车同时还是老百姓除了房子以外最大消耗件和必需品,而中国正成为这个领域的主战场。2020年,全球汽车总销量达7798万辆,其中接近三分之一在中国,2531万辆;其次是美国,1445万辆;第三是日本,460万辆。去年的新车销量,中国约等于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的总和,也就是第二到第五名的总和。
这是个万亿级的市场,更别提因此带动的相关产业,肉肥到让所有资本眼馋。
所以,从经济角度来说,掌握汽车生产核心技术,等同掌握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研究汽车、造汽车,绝对是国家工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然而,仅仅只是如此吗?只是为了多挣点钱?
不卖关子了,上答案。
对于中国来说,从过去想方设法引进西方技术,推动中外合资搞燃油汽车,变为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坚定不移搞新能源汽车,更大的战略意图是调整能源结构。
目前,我国石油消耗量约占全球石油消耗的15.3%,其中有48%被汽车消耗。
汽车大量消耗石油的后果是,环境污染严重,碳排量居高不下,同时,能源安全得不到保障。在自身产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国石油产量只占全球总产量的4%),过度依赖石油,等同于伸出脖子让人卡。
五眼联盟国家为什么能控制海权?就是因为他们通过控制关键节点控制着世界的能源通道。物资可以停,贸易可以停,但石油不能停,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痛处。
改变能源结构,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从而确保能源安全可控。
当然,所有这些理由和我接下来要说的比起来都微不足道。
03工业革命的真相
改变能源结构最大的意义在于重塑工业基石。
人类每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能源及动力革命。甚至可以说是先有有了能源、动力革命才有了工业革命。
从水能驱动的纺纱机,到蒸汽驱动的火车,石油驱动的轮船,再到电力驱动的计算机,人类每次工业革命,必然伴随着动力革命。
水利驱动,让人类摆脱人力所限,蒸汽机的出现,又让人类不再局限于江河,内燃机的出现,把人类引入另一个时代,电力出现,再次拔高了人类上限。
过去几百年,人类社会就是这么过来的。所有工业成果普及,都必须建立在动力基础之上。
当动力获得根本性改变,在足够量变的基础上,人类就会迎来工业革命。
石油,把人类送到今天,但石油也仅能如此,内燃机的使命已经完成。电力成为人类工业革命的基石。
这里要说明的是,电力不是今天才发现,能源转化为电力(动力)的方式也很多,甚至核能、生物能也有很成熟的技术,但工业突破需要的是大量的,普及性的电力。
传统能源受产量和转化效率限制,无法满足要求,核能和生物能仍成不了规模。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在工业革命上迟迟未取得突破,最重要的是电力无法突破。
因为更先进的技术总需要更大的电量来支持。
譬如台积电的5nm先进工艺制程,譬如中国在大力推动的5G技术,在总耗电量上都比上一代更大。
台湾的台积电作为台湾价值最高的企业,根据其2020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台积电所有厂区(包括大陆厂)2019年耗电量达到了143.3亿度,而当年台湾全岛的发电量为2741.91亿度,占比高达5.226%!
事实上,越是先进的工艺越耗电。3G时代,我们的手机容量800MA可以吹牛逼,号称待机王,如今5000MA的手机电池天天都要充。
前几天还有条新闻,三峡电站今年首次满发,总输出2250万千瓦。有网友问这意味着什么?有人回答,这大概能给1.5个成都供电,还不足以供应一个苏州。
三峡工程在上世纪90年代初论证时,我们坚信,一个三峡工程够八省两市用电,2000万千瓦够4个当时最发达的江苏用电。但如今,在拉闸限电的情况下,江苏电网最高负荷突破1.2亿千瓦,其中苏州超过2800万千瓦。
一个三峡仅供1.5个成都,还不足以满足一个苏州,这就是4G时代的用电量,如果是5G需要多少?
国家发展太快了,科技发展太快了。
西方国家当然知道电力的重要性,但要推动变革,不是发个通知那么简单,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资本投入,更要有精英力量参与。
没有市场,仅靠政府主导,几乎不可能。以欧美国家为例,这些国家经常出现负电价,之所以有这样魔幻的事,不是他们供应量过剩,而是需求萎缩。供应商之所以允许负电价存在,是为了保留发电能力,在用电高峰涨价。
正是因为经济不景气,需求不稳定,欧美国家在电力研发方面投入才不积极。
而中国,则围绕新能源汽车,悄悄地改变自身能源结构,用市场需求推动能源变革,不断提升电力水平。
这里有些人可能晕了。既然电量不足,我们为什么还要搞事情,开发耗电的新能源汽车?
这就是市场培育。对于资本而言,当你能看到电力市场前景时,你才可能把钱投到这个领域,如果隔三差五出现负电价,你还会投钱吗?
最具代表的就是“太阳能”的进化。
04能量之海
中国对光伏产业布局很早,但早期更多是技术研究,到2000年后才开始真正大面积投入。
为了扶持,政府投入大量补贴。
可实话实说那些年几乎没有看好光伏产业的,A股市场,光伏产业股票长期天坑,靠补贴续命,股票跌成渣。
等到2009年新能源汽车布局后,市场有了变化,光伏产业开始发力。
等特斯拉进来,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造车后,光伏产业彻底爆发。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2019年年会上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我国多晶硅产能超过25万吨,全球占比超58%;硅片产量达到109.2GW,全球占比超85%;电池片产量约为87.2GW,全球占比近70%;组件产量约85.7GW,同比增长14.3%,全球占比超70%。数据还在持续增长。
期间,大量资本涌入,一些股票一飞冲天,出现市值几千亿的行业龙头。
这就是市场引领的结果。
中国光伏产业的凶残不仅体现在技术积累上,更体现在成本上。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出台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明确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新建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这意味着,中国光伏发电(还有风电)已经可以和传统火力、水利发电方式同台竞技。
大家可能还不清楚这会带来什么改变。
传统方式发电条件限制非常多,水利发电,选址苛刻,火力发电,污染环境,且属于损耗型,这就决定了传统方式发电增量有限。
而光伏发电是高清洁、永无止境的(对人类而言),且潜力巨大。
中国是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荒漠面积108万平方公里,且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
按照1平方公里面积可安装100兆瓦光伏阵列,每年发电1.5亿度计算,如果开发利用1%的荒漠,就可以发出相当于中国2003年全年的耗电量。
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站,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占地609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新加坡大小。
这种规模的电站未来会越来越多。
而且随着技术持续更新,未来光伏发电转化率会越来越高。
根据中国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底,全国总电力装机达22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达12.45亿千瓦,剔除其中超过1.5亿千瓦的天然气发电、生物质发电和余温余压余气发电,中国煤电装机容量约为10.9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49.8%,历史性进入50%以内,而在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下降。
改变这一局面的正是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还有“买一送一”的好处。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获得高清洁能源,还能降低荒漠地表日照量,帮助植被恢复。
在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的人们发现,这些太阳能电板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绿洲。于是,老百姓在曾经的荒漠上,快乐地搞起了畜牧养殖。
如果再把视界放大点,来上一张全球太阳辐射地图。
大家会发现,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正是地球上太阳能储备最丰富的地区,包括中国西部、中亚、西亚、北非。
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这是大自然赐给旧大陆最大的能量池,如果能开发出来,将直接打破海洋石油通道的垄断地位,掀翻五眼联盟国家的海洋霸权。
什么是蓝海?这里就是蓝海!
05完美的布局
中国之所以有魄力着眼新能源的未来,是因为中国在同步攻克另一项技术——特高压技术。
特高压技术不是什么新鲜词,篇幅限制,我就不重复介绍了,数据也不列了。
大伙只要记住,特高压技术能让远距离电力输送损耗降到最低。
而目前,中国掌握全部顶级核心专利,请记住,是全部!
所以,我们能依靠先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将塔拉滩光伏发电站发的电无损耗输送到几千公里外的江苏、河南等地。
作为同样的地理大国,美国因为没有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向东西海岸传输电能时,需要面临高达20%的电力损耗。
这也是他们需要多张电网的技术原因。
中美两国在特高压技术领域的差距,就像5G和4G的差距。
还是因为市场原因,其他西方国家同样不可能去攻克这一技术(地理面积不够大,根本用不上)。
所以,这是中国的独门绝技。
凭借这一技术,中国可以把太阳能最丰富的西北地区,甚至未来的中亚、西亚地区组成一张超级电网,为全人类工业生产所用。
因此带给人类的电力将呈几何数增长。
当然,太阳能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周期性,白天能输出,晚上只能歇着。
但这个致命缺点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得以解决。
因为新能源汽车天生为蓄电而生。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正是电池技术,未来,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成为太阳能(包括风能)天然的能量“坝”。
最终,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发电站,在特高压技术的串联下,成为一张超级电力网。
而新能源汽车本身又将成为5G时代最好的载体。
李彦宏说的没错,移动互联网时代结束了,但这并不是终点,人类将开启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物联网最好的载体,它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手机,注定会改变社会生态环境。
对此有些人可能表示怀疑,汽车不就是用来代步的吗?当初我们认为手机也只是用来打电话的。
新能源汽车抛弃了传统的内燃机,以电力驱动,靠计算机网络控制,可完全融入数字生活。它所能带动的产业从实体到虚拟,从轮胎到芯片,无所不含。
正是看明白了这一切,互联网公司开始纷纷涌入造车领域。尽管这里目前看起来是红海,但等游出这个狭窄的通道,迎来的将是更加广阔的蓝海。
当然,新能源汽车只是切入点,随着电力革命的到来,更多工业领域将迎来变革。动力有了,和过去几百年一样,人类肯定会在量变中迎来质变,爆发新一轮工业革命。
而风暴的中心,一定是在中国!
06尾声
对于中国的未来我是很有信心的。
看了很多关于国家战略的书,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西方,特别流行所谓的“战略家”,而中国却很少。你几乎没听说过中国有什么大战略家,出影响巨大的书,顶多是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员。
是西方国家人种更聪明吗?当然不是。西方之所以要炒作“战略家”这个概念,是为了平衡利益。
国家当然有战略,有战略就存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矛盾,西方把战略家抬到很高位置,目的是为了说服一部分人放弃眼前利益。这里的“一部分人”,实际上就是既得利益资本。
而在中国却不存在,中国不需要去照顾谁的利益,这里只关心老百姓的利益。
我觉得这是中国在战略上碾压西方的原因,不靠夸大的个人能力,只靠集体智慧。
其实,只要是对人类文明有过研究的,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就会有共同的认知。
譬如发展新能源问题。特斯拉为什么差点在美国歇菜?不是美国的战略家研究人员看不清未来,而是他们根本搞不定传统内燃机、传统能源既得利益者。
西方政客也不全是白痴,但他们必须要找个天大的帽子,譬如环保,来压住这些既得利益者。
可从战略角度看,太慢了,至少在中国面前太慢了。前段时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这位拜登依仗的智囊就公开表示:“现在,我们落后了”。
他说的就是新能源技术。
但说也没用,他搞不定那些拖后腿的资本家。
等他搞定了,中国超出的又何止一个身位?
这是他们注定无法看到中国尾灯的原因。